专家回复:
首先要注意选择用药的基本原则:
1做到六先六后:
⑴先明确诊断,后用药:用药前须了解老年人的健康史,既往及目前用药情况,认真分析老年人机体的异常,是老化还是病理损害所致;再根据用药指征选择疗效肯定、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小的药物。
⑵先非药物疗法,后药物疗法:
俗话说:“是药三分毒”。所以,治疗老年人疾病时首选非药物治疗,如物理疗法、按摩、针灸、饮食疗法和心理疗法等。例如:喝姜糖水可治疗风寒型感冒。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,老年人一般应尽量不使用药物。
⑶先老药,后新药:
老年人往往对新药会有意外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;因为新药的应用时间较短,同时,其远期不良反应尚未被认识,而老药通常是较安全、有效的药物。因此,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老药,确实需要使用新、特效药时,也要慎重。
⑷先中药,后西药:
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,其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一般比西药要小,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。老年人多患慢性病,一般情况下,最好先服中药进行调理。
⑸先外用药,后内服药:
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,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,最好不用内服药物治疗。如皮肤病、牙龈病、扭伤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、消肿。
⑹先内服药,后注射药:
老年人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,心肝肾功能减退,为安全起见,能用内服药治疗的疾病,最好不选用注射药。
2.尽量简化用药种类、减少用量
对老年人进行药物治疗时,应抓主要问题,选主要药物治疗,尽量给与单种药物。必须联合用药时,应遵循少而精、先重急、后轻缓的基本原则,尽量选用兼顾治疗作用、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相拮抗的药物,避免合用有相同作用或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相同的药物,种类以不超过四种为宜。
3.慎用或不用敏感药物
老年人应避免使用特别敏感的药物,如抗生素中头孢类等。
4.减少和控制服用滋补药或抗衰老药
老年人并非所有自觉症状、慢性病都需要药物治疗。如轻度消化不良、睡眠不佳等,只要注意合理饮食,避免情绪波动均可避免用药。治疗中要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,按照辩证施补、合理配伍的原则,科学地选用滋补药、保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