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回复:
答:
今年的三伏天因持续40天,较去年多出10天,被网友戏称为“加长版三伏天”。三伏贴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中的一种方法,一般来说,经过几次三伏贴治疗,一些慢性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,特别是有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群。
贴药的时间一般为0.5-3个小时,因年龄和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,如贴药后自我感觉局部痒、热、刺痛,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;如没有任何不适,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6小时或更长。至于碰冷水的时间,则需延长至10个小时,在10小时内也切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。小儿贴药家长应密切注意小儿皮肤情况,如特别灼痛,可随时揭掉,以免灼伤皮肤。对久病体虚以及有严重心脏病、肝病等患者,使用时注意病情的变化和有关不良反应,敷贴时间不宜过长。
贴药后皮肤出现灼热、红晕,有的敏感患者甚至会起疱或留下浅浅的疤痕,这都属于正常现象,不用太担心。因贴的药物中含有辛香刺激之品,如穴位上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,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。
贴药后如果皮肤出现水疱,应做好保护措施,不要抓破以防感染。最好让其自行吸收。可用紫药水或红药水外涂,也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挑破水疱再外涂药水。
需要注意的是,局部反应严重如并发感染最好去医院及时就医。
有些朋友会在贴药后出现皮肤过敏,这时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等易致敏的食物,必要时去医院就诊。
贴药当天要戒烟酒,不要吃寒凉、生冷、辛辣的食物。贴药后3天内不要吃虾、蟹、牛肉、鹅、鸭以及其他煎炸食品。
此外,三伏贴并非人人都适合,不要盲目治疗。
1.呼吸系统疾病: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心病、慢性咳嗽、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等。
2.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虚寒性胃病、慢性结肠炎等。
3.五官系统: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、萎缩性鼻炎、慢性扁桃体炎、慢性咽炎等。
4.风湿类疾病: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网球肘、肩周炎、退行性骨关节病、颈椎病等。
5.儿科疾病:小儿哮喘、咳嗽、慢性肠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胃痛等。
6.女性:各种虚寒性疾病,如痛经、月经不调等。